国兮,梦兮,青年之志达兮
发布时间:2019-09-17 10:34 信息来源:
梁启超先生曾说“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这样的一篇《少年中国说》,在今天读来依旧震撼。
回望岁月峰头,拨开历史云烟,70年前的热血青年,不畏强暴,奋起抗争,用青春凝练出可歌可泣的中国精神。民族危机,国难当头,有志青年就该奋起,立于人前,当于人前!以自己的一腔热血铸就辉煌。
当年侵略者在我们的土地上肆意掠夺,企图殖民。毛泽东领袖带着国人浴血拼杀,终是走出了那段苦难岁月。1949年,我们才有了一个响亮的名字---中国。那一刻,所有人都在欢呼,所有欢呼都被定格。
战争起,英雄出,一场由工农兵领导的革命改变了中国的命运。一场战争的背后,必然存在着流血牺牲,我们有那么多的年轻生命,在爱国救亡的路上画上了句点。他们志在报国却未能看到国家兴盛的样子。
70年后,纵使物换星移,时过境迁,但青年志士奋斗的精神始终代代相传、生生不息。今天的中国,傲然立于世界前沿,我们有幸生在这个和平的国家,就有担当与义务让这个国家发展壮大,更加辉煌!
习近平总书记说:“现在,青春是用来奋斗的,将来,青春是用来回忆的。”我们这一代青年人,都应该以青春的名义,将“学贯中西,振兴中华”作为己任,建造“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我们被时代委以重任,立志修身报国,却苦恼泱泱中华,何处安身?
周总理的一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一直伴随着我们长大,将近二十余载的教育,不能保证人人都能成为优秀的人。但人人都是为梦想奋斗的人!迫于应试教育,我们参加各种考试考核;迫于就业压力,我们选择不断深造。总是有人苦恼着人生接近三分之一的时间都在读书,何时才能立于社会,如何才能拓展鸿鹄之志?
然而,当理想与现实不相符合,我们只需要做好自己的本分。
当年的北大校长蔡元培,他教诲学生:读书不忘爱国,爱国不忘读书。但他又何尝不知,这样的理念对于当时的社会来说,确是很难实现的。学生走上街头参加革命,是爱国;而学生回到学堂继续读书,是本分。今天,生在和平的中国,读书与爱国,我们完全可以兼顾。
曾经我觉得自己的人生太过平凡,即便拼尽全力也对这社会产生不了什么影响。庸庸碌碌半辈子,不过只是平平淡淡过一生。后来换个角度想,又觉得自己的能力大得惊人:世界上每一个岗位,每一份工作,都有它存在的价值和意义。我现在所学的专业,或许注定了将成为一名教师,当我走上社会,面对的是一代又一代的学生,影响的是一代又一代的青年,培养的是一批又一批的人才。我曾经的学生,或许成为了医术精湛的外科专家;或许是全国优秀新闻工作者。无数孩子经过我的调教收敛了顽皮,很多人们口中的坏学生考上了大学!这个时候我发现,原来梦想可以这么简单,原来自己的影响可以这么大。
国家对大学生投入的心血毋庸置疑,我庆幸自己生在这个时代:创新创业比赛,扶贫就业补贴,国家助学贷款,国家励志奖学金。各种政策促进教育公平,给寒门学子提供上大学的机会,给有志青年圆就业创新的梦想。让所有人知道:国兮,梦兮,青年之志达兮!因为生于中国,所以安于中国。
一直以为毕业后会成为一名教师,直到2018年的暑假,我去了家乡当地的公安局实习,让我没想到的是,这次实习改变了我的整个人生规划。小时候的警察梦,在高考填志愿的那一刻破灭了,这次实习,让我抓住机会,在追梦的路上走得更加坚定。
曾经有人说,中国人是一盘散沙,揉不到一块。民族多,矛盾多,内部分歧也多。可历经几千年,中国依然屹立于世界前沿。民族矛盾何惧?内部分歧何难?只要国家不倒,人民还在,富强的决心一定越来越大!我们这一代青年人,要证明自己不是垮掉的一代,而是新生代大国工匠,国家在我们的雕刻下,熠熠生辉。
中国一步一步走到今天,是华夏儿女共同的归属感所致。将个人荣辱放入集体之中,将大国梦想注入青春的血液,努力努力再努力。
年轻的生命会因为奋斗而绽放,也会因为坚持而辉煌。志存高远,心怀国家,顶天立地,方能独具匠心,别具一格。人民需要我们的时候,我们站出来说话;国家需要我们的时候,我们挺身而出。我一直记得实习第一年老大那句话:当你的所为配得上你的所获,当你的所获对得起你的所在,你的价值才得以实现。
中华复兴的道路固然艰险,而当我们达到一定高度的时候,想要再超越,难上加难。肩负重任,慷慨前行,把每一次经历都作为一种能力,把每一次付出都当做一种投资。
人生岂能尽如人意,但求无愧于心!今天的我们是时代的领跑者,作为接受过组织认证的公安民警,我们身上的担当就更加重大。我们注定守护着赤子心,中国梦。(陈俊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