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充:当琳琅卫士 做游客亲人——记仪陇县公安局琳琅山景区派出所
发布时间:2019-09-22 09:01 信息来源:
秦巴余脉,朱德故里,琳琅山风景区像一块美玉,镶嵌在神秘客家繁衍生息的青山绿水之中。2009年,仪陇县公安局琳琅山景区派出所就诞生在这一方山水之中,蓝色警营犹如一颗璀璨的宝石,珠落玉盘,守护着朱德故里一方平安。
琳琅山景区派出所始终传承朱德元帅井岗山时期的“扁担精神”,陕北时代手植“红军杨”的“拓荒精神”,一头担挑安全服务的重任,一头肩负“旅游警务”的担子,辖区一乡三镇,分布有朱德旧居纪念馆,3个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1个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人文景点星罗棋布......
2010年,跻身“朱德故里红色公安民警队伍”第一方阵;2015年,吹响“争创全国最佳安全景区”号角;2016年,景区派出所从“川北院子”民居迁驻今址.....10年来,派出所始终以传承红色文化基因为理念,以护航红色旅游发展为追求,以创优红色警务品牌为目标,努力打造“三红警所“,致力于将琳琅山风景区打造成为“全国最佳安全景区”,将辖区建设成为警民和谐、共建共享的“红色家园”。
传承红色文化基因
“得益于独特的红色文化资源,我们始终坚持政治建警原则,把握文化育警方向,充分发挥景区红色文化资源丰富的优势地位作用,追根溯源,引导民警认真领会红色基因深刻内涵,筑牢思想之魂。”派出所教导员何开明介绍说。
据悉,近年来按照南充市公安局党委打造红色警队的部署要求,派出所积极传承红色基因,打造一支“灵魂有感染,思想有陶冶,境界有提升,精神有劲头,形象有塑造,行为有展现,文化有活力,品质有建树”的红色警队,并建设具有时代特征、公安特色、景区特点的“红警文化”。
以此为动力,派出所及时推出了“情景教育”模式,通过安放朱德半身铜像,把张思德的光辉形象搬上警察文化墙头,来传递正能量,辐射“两德精神”光芒。民警每天都能身临其境,吸收“两德元素”,内化于心。“四句话,十六个字”镌刻于警所显著中心位置,让民警入脑入心,外践于行,在执勤巡逻线路上,两个国家级“教育基地”,贯穿始终,时刻警醒民警,保持清廉本质,激发一身正气,积淀红色文化底蕴,养德修身,匡本扶元;成己成物,立己立人。
据悉,每周派出所所长还会主持《红色旅游警察讲用所》课堂,进行传统教育,追寻红军足迹;铭记光辉历史,凝聚奋进力量;讲好时事政治,激活“红色细胞”;重温“两德精神”,交流心得体会。同时,开通了“口授心传,内外兼修;学用结合,传帮评比”路径,用“红军品质”和“红军作风”垂训“张思德服务警队”,选树培育“张思德式好民警”,塑造红色沃土上“红军传人”的良好形象;以《情系琳琅》警营文化为载体,激励民警当好“红色基因”的传播者,“琳琅红警”的践行者,红色旅游警察的开拓者。
护航红色旅游发展
护航红色旅游发展,是派出所的重要职能。
该所在辖区一乡三镇实施“三大警务”的艰苦环境条件下,面对近6平方公里的原生态开放式核心景区,奋力开拓旅游警务,克服人少事多和用警分散的短板,转变传统型粗放式管理模式,开创升级版旅游警务“全景式”巡防机制新局面,直接将警务触觉延伸到运行机制末端。
为此,派出所首创了“集约高效、创新常态实战勤务,强化举措、创新司法驻所联调,信息主导、创新管理服务保障,合成作战、创新警种警务协作,分类治理、创新高危人群管控,整合资源、创新应急状态处置”六大工作机制,并将景区划为ABCD四大版块,设置勤务执勤点,实行“哨卡式”管理,落实了重点护卫,文物守护、治安巡防等岗位职责,该所以景区步行线路和车巡线路为线,开展联动巡防;以景区农村辖区为面,启动联户联防,院落联防、山湾联防、边际联防等“平安工程”,实行全时空对接,全过程防控,全警情指挥,全要素监管,多元化稳控。
由于琳琅山风景区是全国首批“景点带村”旅游扶贫示范景区之一,派出所积极响应,对口扶持辖区刚刚起步的土特产和纪念品加工产业业主,精准帮扶无资金、无技术、无人力的贫困农产找门路、闯市场脱贫“摘帽”,推出了“农村保障型服务、业主需求型服务、景点一站式服务、游客个性化服务”特色服务清单。
围绕辖区出现错综复杂的纠纷矛盾和上访等“老大难”问题,景区派出所还引进法庭、验检室和司法所驻所模式,建立“3+1”工作机制,召集主持“联席会议”200余场次,现场办公100余次,梳理、会诊、调处各类纠纷矛盾1500余起。特别是琳琅山创建5A级景区期间,由于多处景点施工扩建,人员往来密切复杂,不法人员乘虚而入,假扮游客伺机对出租车司机抢劫,假冒维修人员盗窃建材设备。为了护航红色旅游发展,派出所民警昼夜奋战,连续捣毁3个犯罪团伙,抓获作案成员23人,还了景区一遍安宁。
创优红色警务品牌
创优红色警务品牌,是景区民警的奋斗目标。
作为全国100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之一,琳琅山风景区晋级5A后,以其卓有成效的安全保障,荣登国家旅游总局发布的“全国最佳安全景区”红榜,旅游警务与旅游产业同步发展进位。
“如今,随着旅游行业呈现多样化、大众化的发展方向。我们也在进一步加强维护旅游治安秩序、保障游客人身财产安全、相关法律政策宣传力度。同时,为彰显人文精神,还为游客积极宣讲红色故事,甘当传播红色文化理念的红色义工。”派出所教导员何开明介绍说。
进一步细化联勤联动、巡逻防范、治乱疏堵和旅游市场综合治理责任措施;重组受理游客报警求助,指导景区内部安全保卫工作流程;主动适应信息主导条件下的“智慧警务”新常态,实现以合成勤务指挥调度为主体;实现景区客流、景点、线路、监控、资源配置、力量分布数据录入;整合涉旅安全全方位要素,健全旅游综合秩序管理机制,构建信息化、智能化、流程化、精细化现代旅游运行机制;全天候为游客服务,展现旅游警务“窗口形象”,更新“红警名片”......近年来,在创优红色警务品牌的道路上,派出所成效明显。
谁持彩练当空舞,琳琅山下竟风流。在两德故里、德乡仪陇,琳琅山景区派出所这支红色警队,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扎根在这片红色热土,成为一道最美的“风警线”。(文/谭俊 黄桐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