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广安:一颗红心永不变 服务人民志不移——记广安区分局特巡警大队大队长苟治奉

发布时间:2019-09-18 15:52 信息来源:

  苟治奉,男,广安前锋区人,现年57岁,中国党员,大学文化,1980入伍,1997年参警,一级警督警衔,现任广安区分局特巡警大队大队长。22年前的9月,他怀着想尽未尽的“军旅”情怀,毅然决然选择从最基层一名普通干警做起。22年来,他完成了从军人到警察的华丽转身,从干警到亲人真情融入,从队员到队长磨砺成长。近8000个日日夜夜,早出晚归,无怨无悔,孜孜以求,时刻牢记群众就是家人,老百姓的事情就是自己的事情,人民所急就是职责疏忽,用细小书写着“警魂”,把根深深扎在基层,把情深深融入站所。情怀鞭策自己甘于平凡,平凡不代表就无闻,他用忠实履行人民警察的神圣职责赢得了党心民心。近年来,他先后被表彰为全省特级优秀人民警察,荣获全市优秀共产党员1次、防灾救灾先进个人1次、记个人三等功3次,全市政法系统先进个人1次、优秀干警1次。

  从橄榄绿到藏青蓝 练就最强信念
  18岁那年,正青春的苟治奉受父辈的影响毅然从戎,选择将人生航向驶向部队,选择继续替父辈延续为人民服务的信念。望着训练场上飘扬的国旗,也洋洒着苟治奉保家卫国的壮志雄心。从军17年,他对自己严苛要求,磨砺出雷厉风行的作风和敢打敢拼的优秀品格,不仅成长为一名优秀的陆军战士,更是一名优秀的中国共产党党员。
  1997年的苟治奉面临人生的重大抉择,他将要离开工作、生活了17年的部队。由于怀揣着对军人难以割舍的特殊情结、对军旅生活依依不舍的眷恋,苟治奉毅然选择了警队。他说,警队和军队一样,有着深厚绵长的战友情谊、纪律严明的组织纪律,不怕牺牲的精神作风。他明白从军队到地方后,心态会产生巨大变化,特别是会面临形形色色的诱惑与阴暗的社会面,为了避免步入雷池身陷沼泽,他随时随刻警醒自己保持清醒、把握方向、不忘初心。
  对18岁就参军的苟治奉来说,军营的工作生活习惯已是抹不去的烙印,他带着部队的优良传统到了警营,以高标准的组织纪律要求自己,也要求自己的队员。从特巡警大队的装备库便可窥见一斑:警用装备分类有序并排列得整整齐齐、井井有条;队员宿舍里也是统一的豆腐块,地面也一层不染,这些不是形式主义,而是一个队伍组织纪律的绝对体现。他以身作则带领特巡警大队每一名队员不畏牺牲、冲锋陷阵,勇于直面暴力犯罪分子。苟治奉常说:“部队使我懂得了‘服从命令、听从指挥’,警营让我学会了‘守规矩、强执行’,我将发扬部队光荣传统,永葆军人本色,不忘初心、牢记为人民服务的使命,为广安公安工作发挥自己的光和热”。
  从军营到警营,身上的军装变成了警服,头顶的八一军徽换成了警徽,然而,他的信念依然坚定不移,对党忠诚、服务人民,是他永恒的人生追求。 

  从基层民警到大队长 续写部队“军魂”
  从1997年穿上警服开始,他不让自己有丝毫懈怠,学法律、钻业务、调纠纷、破大案……他勤勉扎实、忘我工作,凭着一股永不放弃的毅力和根植于心的信念,迎难而上从一名普通的公安新兵一步一个脚印成长为优秀的基层工作骨干。
  2003年7月,时任广安区协兴派出所副所长的苟治奉,被局长点将参与广安市挂牌侦破“8·03”特大跨省贩毒案。两个半月时间里,他与案侦组的同志们一道先后奔波于四川、重庆、云南三省市之间,行程10000多公里。在7月15日,贩毒头目胡某在云南昆明落网的日子,面对持枪的“暴徒”,他第一个破门而入,第一时间将罪犯制服。随后又破获其团伙案,抓捕特大贩毒团伙核心成员10名,收缴毒品海洛因662克,仿真六四军用手枪1支,子弹67发,挡获高级轿车4台,涉案毒资千万元。在处置“8·28”广安前锋暴力杀妻事件中,他面对持刀歹徒,第一个冲进房间抓获嫌疑犯杨某。然而并不是每次行动都是那么幸运,在广安邻水“5·16”事件中,他左腹部被砖头砸伤5厘米长的口子至今依稀可见。2018年11月6日,在处置一起突发性事件中,苟治奉被一名情绪失控的群攻击导致左脸颊面部受伤,在经过医院处理后,又匆匆赶回单位……
  当群众问到:“后悔过吗?”他只说了一句“这些都是难免的,人民警察就得为人民。”多年来,苟治奉带领大队队员多次冲锋在前,快速反应、果敢处置、不怕牺牲,完成了一次次安保任务,多次受到上级领导的好评。从2010年以来,他带领巡警队共抓获违法犯罪嫌疑人165余名,逮捕93名,追逃26人,制止各种街面违法犯罪行为117余起,救助群众326余名,城区社会治安秩序明显好转。
  从民警到大队长,不管走到哪个岗位获得多少荣誉多少奖章,苟治奉依然记得“人民警察为人民”的使命。

  从青丝到华发 铸就热血忠诚
  入党35年,苟治奉认为,作为一名党培养多年的干部,应该情系百姓,爱民为民,心里始终装着群众。
  参加工作以来,他一直有一种习惯,没事总爱带个小本子到门市上看看,了解点情况;到社区转转,掌握点数据;到居民家中坐坐,看有没有需要帮助。每到一个单位,我就把辖区大街小巷、旅馆发廊、复杂场所、困难群众及重点人情况摸得清清楚楚。几年下来我用过的本子有32个,记录各种信息3万多条,成为单位的“活档案”、百姓的“贴心人”。
  2018年2月,单位有一个辅警父亲患癌症急需用钱,他带头捐了500元钱,并发动全大队民警、辅警捐款,共计1.4万元,当把捐款交到那名辅警手上时,他感动得热泪盈眶。在广安区东岳乡,苟治奉还联系了3户贫困户,为他们修鸡舍,建了彩钢棚、搭围栏……为安子村贫困户建起了便民路。
  “老苟是我们大队的标杆、榜样啊。”苟治奉的同事经常满怀感慨。平日里,一有时间,苟治奉就会单独或带领民警走街串巷,访贫问苦,了解社情民意。遇到孤寡老人、残疾人和其他困难群众,只要能够帮助的,他都会尽可能地去帮助。逢年过节,他还与民警们一道,上门慰问孤寡老人和特困群众,近年来,他参与爱心捐赠,资助弱势群众多达200余人。把公安民警的关爱送到老百姓的心坎上。
  从满头青丝到两鬓斑白,他用灌注于血脉的信仰和根植于灵魂的忠诚,把自己最宝贵的青春奉献在为人民服务的路上。
  从个人到集体 谱写人生华章
  “每次处突,苟大队总是冲在最前面,在我们单位苟大队有个外号就苟大胆。”特巡警大队的民警经常这样说。“我相信我的队员都是精兵强将,如果没有充分的信任,每次冲在最前面的我是不可能全身而退的。”苟治奉也经常这样评价自己的队伍。2010年,苟治奉担任特巡警大队大队长后,就从狠抓队伍建设入手,提升巡警队伍整体形象,把为人民服务根植于每位队员心中,真正让特巡警大队成为了一支“招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的处突维稳尖兵。在特巡警大队,但凡要求民警做到的,首先要自己做到,作为军人出身的他对此从不含糊。
  对特巡警队伍,他的第一个要求就是着装规范、精神抖擞;第二个就是要充分信任,要让人明显感觉到一股强大的凝聚力存在;第三就是要牢记“人民警察为人民”的使命。一个单位凝聚力强不强,与这个单位的领导做事风格关系密切。单纯从“严”带领队伍是远远不够的,苟治奉还会从“暖”入手,用父亲般的温暖关怀队员工作生活情况,用最质朴的话语开导情绪低落的队员,用最慷慨的方式解决队员生活困难。正因为这样,这支特巡警队伍格外团结,有一股强大的凝聚力,大家都是以命相交的兄弟,都为这同一个信念,冲到前面并不害怕,因为会有兄弟在身后为我撑腰。从个人到集体,苟治奉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感染着身边的每一位人。

  无私奉献书忠诚,铁肩道义耀征途,这就是苟治奉,一位普通而平凡的退役军人,一个全心为民服务的党员民警。面对领导的肯定,同事的信任,对群众的好评,苟治奉没有豪言壮语,只是用实际行动默默践行着自己常说的一句话:“永葆军人本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广安公安工作发挥自己的光和热”! ( 张远正) 

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