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江:用敬业和奉献谱写最美人民警察交响曲——记市中区分局永安派出所民警石奎
发布时间:2019-09-09 13:51 信息来源:
今年58岁的石奎,是内江市公安局市中区分局永安派出所尚腾新村警务室一名普通民警。1995年,石奎从凌家镇政府调入公安机关,在永安派出所一干就是24年。
石奎很平凡,平凡的岗位、平凡的日常、平凡的人生,唯一不同的就是24年的坚守,石奎用最自己的执着和付出默默地践行着自己的从警誓言。24年,从轻壮小伙到两鬓斑白,石奎用日复一日的坚守在平凡的岗位上成就的自己的人生。这看似云淡风轻的24年,浸透着石奎对警察这份职业的热爱和忠诚,已然谱写出一曲最美人民警察交响曲。

扎根基层 默默奉献的“老黄牛”
永安镇是内江市中区农村大镇,辖区常住人口4万多人,28个行政村。派出所担负治安管理、案件侦查、安全防范、服务群众等各项工作,任务十分繁重。多年来,派出所一直只有5名民警,石奎是派出所“元老”。作为土生土长的永安人,石奎对辖区情况非常熟悉,所领导对他也十分放心。派出所大大小小的工作,经常都落在他肩上。平时担负的工作任务繁重,对工作他从来毫无怨言,从不推脱,总是任劳任怨想方设法去完成。
派出所民警基本居住在内江城区,他便主动承担派出所值班任务,每年在派出所值班时间长达100多天。在永安街上,时常看到他出警、调解纠纷的忙碌身影。他分管的民建片区较为偏远,交通不便,到村社工作都要徒步。
24年来,他穿坏的皮鞋已有11双,身上的警服换了一代又一代,不变的是他的初心。一路走来,永安大大小小的交通要道、林间小路,都留下了他的足迹。十里八乡的父老乡亲每每看到石奎的身影,总愿拉着他聊聊家常,他早已成为永安人民心中最信任的人。
回顾他的从警之路,石奎坦然地说:“我是永安人,情况熟悉,认识的人多,多干点事情不算什么”。朴实无华的语言,折射出一个老民警默默无闻甘当老黄牛的精神境界。

脚踏实地 爱岗敬业的“多面手”
石奎在永安派出所先后在户籍、治安、社区多个岗位工作,不管是什么岗位,他都努力钻研业务,很快就成为行家里手。在二代证身份证换发工作中,永安派出所由于人口多,警力少,时间紧,工作任务非常繁重,他主动向所领导请缨,协助户籍民警工作,走村串户向居民宣讲政策。每天在派出所采集指纹、照相、上传资料,身份证办理就绪后,他还利用下村社的时机,主动把群众办好的二代证送到群众家中。在日常工作中,石奎不仅细心,而且非常用心,他非常注重在日常工作中收集掌握情报信息。春节前夕,石奎在与村民闲聊中,了解到辖区德福隆公司农民工16个月未拿到工资,可能引发群体性闹事的信息。他立即向领导汇报,建议政府采取措施化解矛盾,维护了辖区社会稳定。
石奎对待工作认真负责,他分管的梁家沟村有做烟花爆竹的习俗,村内有多家土作坊,曾经引起爆炸,对村民的人生安全和财产造成损失。在“治爆缉枪”专项行动中,他深入梁家沟,逐家逐户做村民工作,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直到村内的土作坊全部拆除,彻底消除了安全隐患。
石奎患有严重的颈椎疾病,需要经常理疗,一次他颈椎疾病发作正在治疗时,永安辖区发生一起刑事案件,所领导考虑到他的情况未安排他去现场。他得知后,不顾病痛,立即赶至发案现场,主动配合侦查部门开展工作。派出所所长王小亮谈到石奎时说:“他干工作不讲条件,从不倚老自居,派出所各项业务非常熟悉,用起来顺手、放心”,这就是对他爱岗敬业的真实评价。

心系桑梓 乐于助人的“热心人”
石奎出生在农村,对于家乡和群众有特殊的感情,他一直在基层一线工作,具有娴熟的群众工作技巧。他在工作中发挥优势,始终把群众放在第一位,视群众为亲人,以报效桑梓。农村村民之间常常因为鸡毛蒜皮的小事闹纠纷,每当这时,石奎总是及时调解。民建辖区张大爷和邻居王大娘几年前修建房屋时因为宅基地发生纠纷,双方积怨较深,老死不相往来。石奎得知情况后,数次登门做双方工作,不厌其烦地对双方进行开导。2017年春节期间,双方在外打工的子女回家团聚。石奎利用这个机会,把双方老人、子女招呼在一起,大家围坐在院坝中推心置腹,坦诚相谈,几年的积怨在石奎的帮助下得以化解。
对于乡里乡亲,石奎始终有一颗爱民情怀。在永安的街边茶馆里,石奎经常与乡里乡亲聚在一起。石奎说:“和他们坐在同一条板凳上,心与心才能贴在一起”。
在永安街上摆摊的村民刘勇说:石警官看得起农民,我们有事情愿意给他说。永安镇农村年轻人外出打工较多,留守的空巢老人和儿童多,石奎总是和村委会说,一定要照顾好老人和儿童。辖区枷担湾村一组留守儿童钟叶强父亲因为犯罪判刑,母亲离家出走,12岁的钟叶强和奶奶相依为命,生活非常困难。面对这个特殊的家庭,石奎始终牵挂在心,每次到村里,他都悄悄地资助他们。2014年的一个逢场天,糖房坳村一组70多岁的五保老人胡义祥在永安街上摔到,石奎闻讯后背着老人到永安医院救治。老人因为没有钱不愿就医,石奎用自己的钱为老人支付了医疗费,然后开车将胡义祥送回家中。大堰村8组村民黄德高在深圳打工,家中有80多岁的老母亲。2016年8月的一天晚上,石奎接到在外打工的黄德高打给他的求助电话,家中老人开不了房门,请石奎帮忙去看看。石奎二话不说,顶着近40度的高温步行数里,赶到黄德高家,帮助老妈妈打开房门。刘果义是永安退休教师,两个儿子都在合肥打工,刘果义患有严重的抑郁症,在外打工的儿子非常担心。石奎获知情况后,利用休息时间和刘果义开导谈心,长达数年坚持不懈。
在外打工的村民经常因为办理证照等事情打电话请石奎帮忙,每当这个时候,他耐心细致地做好记录,跑上跑下忙碌,办好后邮寄快递,像给自己办事一样上心。村民感激地说:“石警官爱帮忙,是热心人”。石奎长期默默无闻为群众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不求回报,赢得了群众的赞扬。每当春节,十里八乡外出打工的乡亲返乡,很多人会专程到派出所看看石警官,向他表示感激。石奎欣慰地说:“每当这个时候,他感到最舒心,有一种成就感。人民群众的肯定,就是对我工作的最大褒奖”。

化解纠纷 任劳任怨的“平常心”
永安镇辖28个自然村,和多个乡镇接壤,派出所辖区面积大,警力紧张,村民矛盾纠纷多。石奎利用走村串户时机,发现纠纷及时调处。
2016年10月,多向湾村70多岁的村民游在义和相邻的龙门镇矛棚寺村民钟树康产生纠纷,双方为此大打出手。石奎闻讯后多次找到双方儿女做工作,又分头找到两位老人谈心。历时三个多月苦口婆心的劝解,双方终于握手言和。2017年2月春节期间,红牌坊村一组村民李培忠儿子李建平和儿媳钟君离婚后,因为孩子抚养问题产生纠纷。双方在当地都是大家族,各自都认为吃了亏,双方召集亲属共30余人准备械斗。石奎闻讯后,放弃春节休假赶到村社。当时双方剑拔弩张,情绪激动,石奎居中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做双方工作,双方才心平气和坐下来讲道理。后来石奎又多次和李建平、钟君两人谈心,力促双方和好。在石奎的努力下,2017年10月两人复婚。对此小俩口还专门到派出所向石奎致谢。
永安镇近年来川南城际高铁、内江绕城高速公路建设相继开工,两个重点工程涉及9个村社,因为工程征地拆迁等引发的问题较多。石奎利用情况熟悉的优势,收集了解维稳信息,为重点工作保驾护航。2017年4月,下园村五组村民潘培光因为拆迁赔付问题,多次阻止施工,致使担负工程建设的中交三航局工期拖延。石奎反复做潘培光工作,主动协助中交三航局工作人员和潘沟通交流,打通了他的心结。辖区红牌坊村四组村民陈德英到山上干农活时,因为内江绕城高速施工方修建的施工便道阻隔摔伤,陈家利用家族势力找到负责项目施工的天津建工集团,要求赔偿损失。石奎多次到陈家调解,在建设方和陈家辛劳奔走,最终促成了双方和解。石奎说:“社区民警要做到纠纷不出村,矛盾不上交,就要不忘初心,始终用任劳任怨的平常心对待工作”。
石奎,择一事,终一生,他用坚守和奉献维护辖区的和谐稳定,诠释了入警时的铮铮誓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