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资阳:雁江公安独创“四堂四化”治理新模式 实现矛盾纠纷解决最大化

发布时间:2019-08-22 21:19 信息来源:

  近年来,资阳市公安局雁江区分局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依托“公调对接”机制,实践探索出“四堂四化”农村矛盾纠纷治理化解新模式,逐步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群众更满意,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社会矛盾。

  “四堂四化”是指在乡镇建设打造“家风家训堂”、“辩理明理堂”、“约谈约访堂”、“讲法守法堂”,每个“堂”有不同的职责——“家风家训堂”是一种规范、一种风气、一种文化,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周围的群众,并做为对矛盾双方一种无言的教育。“辩理明理堂”是把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作为化解矛盾纠纷的基本方法,使纠纷化解工作更接地气、更富人情味。“约谈约访堂”是各乡镇党政领导和相关部门定期与对党委政府有误解、有怨气的群众,进行沟通,交流感情,疏导化解怨气,争取其对党委政府工作的理解和支持。“讲法守法堂”是接收群众法律咨询,对相关人员进行一对一的普法宣传,提高群众懂法、守法、依法维权的能力和自觉性。通过“四堂”对症下药,解决乡村矛盾纠纷治理的“老毛病”,实现“化人、化事、化怨、化冤”的目标。

  资阳市雁江区迎接镇打卦石村,村民刘某某与邓某某父子,10年纠纷积累,让原本的邻里乡亲,变成了互生怨恨,互不相让的“仇人”。2018年7月6日,刘某某又因琐事与邓某某发生纠纷,后双方打架均造成不同程度的损伤。第二天,乡贤邻里组织第一次调解,由于双方积怨太深,没说几句话便不欢而散。7月16日,村社干部组织了当地人缘好、威望高的退休干部进行第二次调解,双方就事情的起因及打架的经过开展了辩论,都认为各自有理、不肯服输,最终因医药费的问题没有达成协议。7月23日,党政干部以约谈约访的形式对双方分别开展心里疏导,感情沟通。但政策宣讲也不欢而散。8月3日,迎接派出所再次组织调解,民警开展了一对一的法律知识宣讲,将事情的经过进行梳理,并讲清了就此事双方要承担的法律后果,并援引当地案例予以说明。通过“四堂四化”矛盾纠纷化解机制的作用下,最终双方认识到了自己的违法行为,也明白了任由矛盾升级可能酿成的恶果。双方就此达成调解协议,化解了两家长达10余年的矛盾纠纷。

  个案绝非偶然,2016年、2017年、2018年三年,雁江区农村纠纷类警情同比下降12.5%,“民转刑”案件同比下降15.3%。特别是2018年,全区农村地区有效化解矛盾纠纷1600余起。四堂四化就像一个乡土自治下的“四重过滤器”,将绝大多数矛盾都消弭在本地,让公安机关能对难点个案进行攻坚。如果矛盾根源是社会资源投入不足造成的,公安机关就第一时间可以与党委政府沟通,精准投入进行社会兜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如果当事人是因不懂法而不守法的,多对一的讲法也能让他重回法制轨道;如果是当事人出于私利,恶意欺人,且屡教不改的,公安机关的打击就绝不会手软。

(张磊/图)

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