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雅安:热心的“戴妈”——雨城区公安分局河北派出所民警戴鹏

发布时间:2019-09-23 12:35 信息来源:

  戴鹏,男,汉族,1964年1月10日出生,四川省蓬溪县人,大学文化。1993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8年7月参加公安工作,现任雅安市公安局雨城区分局河北派出所康藏路社区民警

[video:戴妈]

 

  他是社区居民的热心“戴妈”

  社区民警的工作重心就是做好群众工作,1997年戴鹏从农村派出所调到河北派出所担任社区民警后,就把根扎到居民中,19年一直坚守在社区民警岗位上。19年来,他付出艰辛、付出努力,更收获了喜悦、收获了成功,赢得了群众的口碑,社区居民亲切地叫他“戴妈”。

  他给予社区群众胜似亲人般关爱。四年前,社区读小学的小志,父亲有犯罪前科,又患病失业在家,母亲长年在外打工不回家。小志也染上偷盗、打架的恶习,邻居对小志父子十分厌恶。为了帮助小志,戴鹏决定先帮助小志的爸爸找到一份工作解决生存问题。为此,他不怕“磨破嘴,跑断腿”,终于帮小志的爸爸找到一份交通协管员的工作。之后,他又把重心转移到小志身上,经常往小志家跑,与父子俩摆龙门阵,询问小志的学习情况,到学校与老师沟通。平日备受冷落、白眼的小志慢慢地与戴鹏建立起亲如家人的关系。小志也逐渐地由问题少年变成优秀少年,顺利考上理想的中学,还担任了班级的劳动委员。居民们说“戴警官对小志,比他亲妈还好”。“戴妈”的称呼在社区群众中就喊开了。

  他把社区当成家庭般付出。为当好社区居民的“妈”,戴鹏把社区当成了家。他为老旧小区落实了门卫管理,解决了小区下水管道堵塞,化粪池不通,污水、粪水溢满大院,臭气熏天的环境。为了使社区的困难群众、刑释解教人员、吸毒人员有生活来源,他一次又一次跑单位、跑街道,为他们落实公益性岗位,协助解决最低生活保障问题;为增加社区居民的安全感,他不顾严寒酷暑,走遍每一个小区、走访每个居民,把安防措施落实到每个大院每个家庭。他管理的社区是雅安市最大的社区,但刑事、治安案件的发案率却是最低的。春来冬去,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社区群众都把他当家人一样看待,也给予他丰富的回馈:群众向他举报违法犯罪线索最多,他抓获的逃犯居分局之首他,群众还自告奋勇冒着生命危险协助他抓获违法犯罪嫌疑人。仅2015年、2016年,社区群众就协助戴鹏查获吸毒人员34名。在“一标三实”采集中,民警进不了门、办不成事的普遍性问题不仅没在他的社区出现,相反是居民主动协助他采集,他的社区采集的基础数据数量、质量居全区社区民警之首,基础工作服务实战的效果在全省也名列前茅。他因此在2012年以来先后两次被四川省公安厅评为全省公安基层基础工作先进个人,在2014年的全省大采集工作中被四川省公安厅评为全省“一标三实”先进个人,2015年荣获全省先进工作者称号。

  他是社区党委的好参谋助手

  戴鹏始终将自己置身于所在社区的党组织,紧紧依靠社区党委和派出所做好社区警务工作。在他的辛勤努力下,康藏路社区治安秩序良好,群众安全感提升,在2015年成为全国民主法制示范社区。

  社区新安巷是50年代的小区,居住的都是些下岗人员、进城务工人员和低收入群体,卫生环境、治安环境很差,管理难度大,居委会十分恼火。2014年9月,一个有着“五进宫”经历的刑释人员吕某在戴鹏多年的悉心帮教下终于浪子回头,吕某的的父母十分感动,觉得应该为社区做点事,为戴鹏分点忧,主动提出为新安巷小区义务值班。戴鹏立即向康藏路社区居委会报告,社区居委会和小区管委会十分高兴,给予大力支持,吕某父母将家搬到了值班室,至今已经为小区义务值班3年多了,小区的治安秩序大大好转,居民们也主动交纳一定的管理费,落实了小区卫生清扫制度。在戴鹏的不懈努力下,如今康藏路社区居委会的21个小区都成立了小区管委会,是雨城区成立管委会最多的社区。社区党委、单位从戴鹏所做的点点滴滴中感受到公安机关参与社区工作的巨大能量,给予社区警务极大的支持和帮助。每月的治安和消防检查,社区主任都与戴鹏共同开展;每月的居民小组会议,戴鹏总是主动要去通报治安情况,宣传防火、防盗等知识。“一标三实”和“双清”开展至今,居委会不仅一直安排两个社区干部陪同戴鹏开展入户调查,还出资为他们解决加班补贴。2013年底雨城区设专职网格员后,居委会又将7名专职网格员交给戴鹏管理使用。在戴鹏同志的感染下,康藏路社区党委书记马红还自学公安基础知识和社区戒毒方面的知识,在康藏路社区成立了全区第一个社区戒毒康复中心康藏路社区成为四川省戒毒康复示范社区。

  他是社区警务的一把好手

  打铁还需自身硬。在20年的社区工作中,戴鹏练就了一身过硬的社区警务本领,不论是服务群众还是治安管理,都赢得群众交口称赞,赢得战友们的一致好评,赢得组织的高度评价。2011年以来,戴鹏同志先后获得省、市党委、政府和公安机关表彰8次,荣记二等功1次、三等功2次

  他是一个敢于冒着生命危险做调解工作的人。2013年,雅安市灾后重建重点工程北外环线改造涉及戴鹏社区的一个居住了90多户居民的棚户区,居民们十分支持工程建设,搬迁工作也很顺利,但在搬迁快结束时,曾患过精神病的许某突然变卦,在家中挥舞菜刀阻止母亲搬迁。戴鹏到场后,一脸怒气的许某拎着刀站在他面前要戴鹏给他说句公道话,落实他从单位离职后的一千多元钱,否则就不搬,或先砍死几个再说。在戴鹏的安慰下,情绪慢慢稳定的许某将刀递给了戴鹏。戴鹏耐心听他诉说心中的怨气,待许某的情绪平复后,戴鹏给他讲道理、摆事实。慢慢地许某又将插在后背腰带上的另一把菜刀递给了戴鹏。接着,戴鹏请来社区干部和他原来单位的同事给他解释政策,母亲也进来做他的工作。1个多小时后,许某开始收拾屋内物品平稳搬迁。像这样“化干戈为玉帛”的事情,只是戴鹏调解工作中的一个缩影。在戴鹏有记录的统计中,2011年以来,由戴鹏亲自调解的矛盾纠纷有600多起,没有一起民转刑的案件发生。由于调解工作出色,戴鹏也被雅安市评为2011年度大调解能手。

  他是交口称赞的社区“一口清”标兵。戴鹏服务的康藏路社区地处城乡结合部,是雅安市最大的社区。这里有车站、政府机关、工厂、学校、医院、市场和居民区,国道318、108线在这里交汇。有居民6314户,常住人口1万8千余人,流动人口3千余人,旅馆、娱乐场所上百家,个体商贩上千家……是典型的“城中村”,治安管理难度大。为做好工作,戴鹏首先摸清社区情况。他请教年轻民警,拜儿子为师,自学电脑,将社区基础信息建一个电子台账,自创了覆盖社区警务工作的数据查询平台,把服务群众、治安管理、消防安全等6大类60多个子项分类链接、引用,便于随时查询和提取。几年下来,无论是重点单位、出租房屋,还是实有人口,戴鹏都能做到“一口清”,深得社区群众赞扬

  他是基层公安改革创新的践行者为管理好社区内的63家大小旅店,戴鹏经过反复琢磨,在2013年推出了旅店业星级管理模式,设计了“金星、红星、黑星”三种等级星星。对治安良好的旅店挂红星,累计加挂6颗以上红星并连续保持3个月的,直接上升为最高级别---金星,由派出所亲自贴上“治安良好旅店”的标识;对治安较差的旅店挂黑星,检查、约谈、整改,累计5颗黑星的责令其停业整顿。挂上金星和红星旅店,旅客入住率直线上升,而挂黑星的旅店生意就恼火得很,旅店业主十分着急,主动将整改措施交到戴鹏手上,还请他随时抽查。2014年戴鹏又建立了旅店微信管理群,利用互联网即时通讯工具与各旅店建立了信息沟通的平台,旅店有什么情况通过微信群反映出来,他在群里对各种信息进行点评时,也宣传法律法规,促进了治安管理上台阶,取得了场所违法犯罪案件下降,旅店业上传信息提高,业主提供违法犯罪线索上升,抓获逃犯数量多的良好效果。2015年发生在旅店业的刑事案件比推行“星级”、“微信”管理前的2012年下降43.75%,行政案件和治安纠纷案件下降81.25%;2013年以来,旅店业主主动提供线索破获各类违法犯罪线索 15起,抓获逃犯2名。

  戴鹏十九年的社区民警生涯得到妻子、儿子的默默支持,有时戴鹏会在下班后带妻子到社区走一走,看到丈夫一进社区,招呼不断、问题不断的情形,妻子十分理解他,周末和夜晚还时常陪着戴鹏下社区采数据、录信息,上大学的儿子假期中也回来参加“社会实践”,帮助他开展入户调查。儿子说,我们家都成了“社区之家”了。 

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