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辅警】自贡:春风化愁云 “辅警妈妈”用爱助被拐儿童重拾阳光——富顺县公安局狮市派出所辅警王晓芳
发布时间:2019-11-05 16:53 信息来源:
这是一个不幸的孩子,他从小经历了太多的苦难——家庭极度贫困、母亲身患疾病、自己曾被人贩拐卖。11岁的浩浩尝尽人间冷暖。
这是一段温暖的故事,诠释了人间自有真情在——阳光总在风雨后,王晓芳的出现,让浩浩的生活再次有了彩虹, “辅警妈妈”用母亲般的关怀,牵引着孩子一步步摆脱阴影,重拾阳光。
三岁幼儿惨遭人贩拐卖
2010年,自贡市富顺县发生了一起拐卖妇女儿童案。不到3岁的男孩小浩和患有间歇情精神病的母亲刀思在代寺镇被人贩子胡某、余某某拐走。
随后,人贩子发现刀思有严重精神病难以贩卖,便用车运至偏远的古佛镇深山老林中丢弃,带上小浩逃往外地。
公安机关接到报案后,立即展开侦查,次日将奄奄一息的刀某找到,但小浩早已没有了踪影。原来,人贩胡某、余某某将拐走的小浩以 “余鑫”的身份,带至重庆,寄托在重庆某幼儿园。
由于案情重大,引起省、市公安部门高度重视,富顺县公安局成立专案组全力侦办。专案组循着线索,历尽千辛万苦,辗转于重庆市、贵州省、陕西省等地侦查,终于在天津市将两名人贩抓获。
2011年6月11日,小浩在重庆一家幼儿园被警方解救。此时,距小浩被拐已一年多时间,经过公安机关的不懈努力,总算让这一家人团圆。
小浩出生在自贡市富顺县狮市镇的一个农村家庭。父亲潘某年逾六旬,早年间,潘某和的母亲、妻子和儿子因误食毒鼠药身亡,他自己经抢救虽脱离了生命危险,却痛失了三位至亲。之后,他前往云南打工,娶了当地女子刀某为妻,这才生下了小浩。
被拐的经历不仅改变了小浩的人生轨迹,也给家庭带来了巨大伤害。回到家后的潘君浩已感觉不到家庭的快乐和温暖,父亲年迈、母亲生病,一家三口依靠有限救助维持着最低生活。最令小浩父亲担忧的是,被拐一年多造成的心灵创伤,让小浩性格越来越孤僻,他明显的自闭,不爱说话,与人难以沟通,无法正常生活、学习。
她用真情抚慰孩子受伤的心
回想起第一次和小浩见面的场景,王晓芳仍觉得心酸。
王晓芳是地道的北方姑娘,当年为了爱情千里南下,与富顺县公安局民警曾义彬喜结连理。2014年,王晓芳成为富顺公安局狮市派出所的一名辅警,其勤奋务实的性格和乐于助人的工作作风,受到全所干警及辖区群众的称赞。
到狮市派出所不久,在一次下乡采集信息工作中,王晓芳第一次来到小浩家里,眼前的情景让她不禁潸然泪下:“一家三口住在两间低矮瓦房中,屋檐上瓦片残缺,其中一面墙壁已经倒塌,仅用薄膜遮挡风雨;卧室里人畜混住,发出刺鼻的气味;家里仅有的电器,还是一盏十五瓦的电灯泡。”
年幼的小浩明显比同龄人矮小。他光着脚,神情呆滞的躲在一旁的墙角,不时用眼睛瞄着前来的“陌生人”,偶有人靠近,就会吓得身体发抖。
“孩子的眼神,让我心碎。再想到他的遭遇,我的心都在颤抖!”王晓芳也是位母亲,儿子比小浩大一岁,看到眼前这个性格孤僻,甚至有些自闭的孩子,心里很不是滋味。
王晓芳暗下决心,一定要为这个孩子做点什么。回家后,她立即联系亲友,将自己和亲友家中的闲置衣物、学习用品等物往小浩家搬。同时,王晓芳还将平时下班回家陪丈夫、儿子的时间,也挪到了小浩家中,为他辅导作业、指导做家务、疏导心理。
春风化雨润物有声。在王晓芳的帮助下,小浩的人生开始步入正轨,这个上不蔽日、下不挡风的家庭也日渐安稳。
倾力帮教 “辅警妈妈”多了一个儿子
2015年初夏,已上小学的小浩成绩急剧下降,老师对性情懦弱且难以交流的小浩一筹莫展,只得向王晓芳求助。
原来,随着父亲的年高体弱,小浩在农忙时不得不帮忙干活以求糊口……现实让原本性情开朗的王晓芳愁云密布。
“学习是变命运的希望,干脆周末或节假日把他接到家里,与孩子同吃住同学习,让他有个更好的学习环境。”军人出身的丈夫曾义彬建议说。
得到丈夫的支持,王晓芳大喜过望。儿子曾家辉更是举双手赞成,“要得!要得!太好了!来了我们一起做作业,一起出去玩,我还要教他下棋。”
从此,小浩便成为了王晓芳家中的一员。王晓芳夫妇就像对待自己孩子一样,每个周末都会把小浩接回家住两天,帮他洗澡、理发、换洗衣服、辅导作业……不管走亲访友还是休闲逛街都带上他,只为他创造了更多和人相处、交流的机会。
为了让小浩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王晓芳一家人也跟着规矩多起来。首先就是按时起床,两个孩子做完作业要练习打沙袋,过了拳脚瘾后下棋。跳跳棋、五子棋玩腻了,就学象棋,有时间还要玩一会儿陀螺、拼图、画图,吃过午饭就出去玩。曾家辉更是以哥哥的身份对小浩照顾有加,与伙伴邀约玩耍时,不论在哪里都带小浩一起,“亲得就像是两兄弟。”
帮助小浩摆脱自闭还需要专业的心理学知识,为此王晓芳还凭着一股钻劲和韧劲自学了心理学。为了培养小浩的观察、思考和动手能力,王晓芳在画布中央画一棵树,慢慢启发他在树上画枝、叶、鸟,树下画花、草、鸡等,每次都要构思新场景。功夫不负有心人,随着时间的推移,现在小浩已经不用引导,自己能主动去画了。
在这些细微入至的生活体验中,小浩的心理阴影在爱心的感化下慢慢淡去,他不光能与陌生人进行简单的交流,还开始憧憬未来。看着和小浩的变化,王晓芳欣慰的说,“自己又多了一个儿子,看到新儿子慢慢成长,自己心里特高兴。”
生日圆梦他开始慢慢走出阴霾
点蜡烛、切蛋糕,过生日对于大多数孩子来说,这再普通不过。但对于小浩来说,过生日却是一件遥远而奢侈的事。
一次,王晓芳邀请小浩来参加儿子的生日,但小浩低着头不答话,王晓芳问:“浩浩,你什么时候过生日?”迟疑片刻后,小浩说出了一个“奢侈”想法:“我没有过过生日,我也想像其他小朋友一样过生日,吃蛋糕。”
为了圆小浩的生日梦,王晓芳发动狮市派出所的同事,大家一起策划,准备利用周末办一个特殊的生日会。
2016年4月9日,正值周末。这天,狮市派出所没有值班的民警携家属全体出动,大家兵分两路,一路人带着小浩上街,为他买新衣服,其他人则动手准备午餐。
在这场生日会上,笑声、歌声、掌声不断。在大家的欢呼声中,带着生日帽,有点害羞的小浩许下生日愿望,吹灭蜡烛,并亲自将切好的蛋糕中的最大一块王晓芳手上:“你们都想着我、关心我、爱护我,我感觉和别的同学有一样的家,而且还有一个大的家。”
写信感恩自闭儿童变身“阳光少年”
在省、市、县公安部门和狮市镇党委、政府的帮助下,小浩家翻修了以前的危房,生病的父母也得到及时的救治。最令人高兴的是,小浩走出了自卑、自闭的阴影,变得阳光了,还学会了感恩。
2017年初,四川省公安厅收到了一封言辞质朴的感谢信,信中稚气的字体、字里行间充满了最真诚的感激,这让读到信的民警感到万分暖心。
“我是六年前你们从人贩子手里解救回来的小浩……在你们的关心下,我从一个胆小怯懦、见人不敢言语的怪孩子,成长为能完成学习任务的小学生……”
这封信是小浩亲笔所写,内容是他的真实想法:“前段时间在狮市派出所叔叔阿姨的帮助下,我家也建起了新房,以后下雨也不怕我家的房子漏水了。”
信中,小浩特意还提到了一直帮助他的王阿姨。“特别感谢王晓芳阿姨,你经常带我回家和哥哥的小伙伴一起玩耍,让我见了世面,增长了知识,交了很多新朋友,你每次都带我回家洗澡、理发,还给我买衣服、买吃的和学习文具等。”
在王晓芳的帮助下,小浩的学习成绩有了明显提高,他还兴奋地写道:“这学期期末考试,比上学期提高25分,老师还表扬了我。”
在王晓芳看来,小浩的童年是不幸的,但社会是温暖的。她说,帮教小浩,既出于一名警务人员的职责,也是作为母亲的本能,“尽管我的力量有限,但我一定会尽最大的努力,帮助他成长成才。”
从2014年到2019年,小浩和“辅警妈妈”的故事还在继续。
5年如一日,王晓芳用实际行动去帮助身陷生活、成长绝境的儿童,用母爱和无私的奉献,为小浩搭建了一道成长的阶梯,牵引着孩子一步步摆脱阴影,重拾阳光。
5年时间里,王晓芳既当指挥官又当战斗员,发动丈夫、儿子及数十名亲友、志愿者热心助阵,感动了社会,也引起各界爱心人士的共鸣。2019年9月“四川好人榜”发布,王晓芳荣获“四川好人”殊荣。有了更多的关注,王晓芳对潘君浩的成长信心十足。她说,在大家的关心下,相信小浩的未来一定会有阳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