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最美基层民警】内江:铿锵玫瑰 绽放警营——记市中区分局刑事科学技术室副教导员王艳

发布时间:2019-09-12 15:04 信息来源:

  美,像天边的一抹落霞,精彩只在瞬间,永恒留给记忆。人民警察是一个英雄辈出的群体,从来不缺润育美的土壤。有这样一位人民警察,她默默坚守在特殊工作岗位上,用无私奉献履行职业责任,用忠诚恪守诠释爱民情怀,用一腔热血铸就最美警魂,为普世之美作出生动诠释,她就是王艳——内江市公安局市中区分局法医技术人员。
  王艳是内江市公安局市中区分局刑事科学技术室副教导员,法医是个神秘的职业,女法医更是凤毛麟角,屈指可数。她常年在解剖台和亡灵对话,在显微镜下分析死因,在DNA中探寻谜底,参加公安工作以来,她累计开展活体检验480次,解剖尸体158具,尸体表面鉴定470余次,出具尸检报告、伤情鉴定文书近千份。王艳同志爱岗敬业,在平凡岗位无私奉献,做出了突出的工作业绩,获得组织和人民群众的高度肯定,先后三次获得嘉奖,荣获内江市“三八红旗手”荣誉称号,2018年荣获“全国特级优秀人民警察”荣誉称号,荣立个人一等功。她的事迹被媒体多次报道,广受称赞,誉为“最美女法医”。

  美在平凡岗位的敬业奉献
  美在奉献,美在敬业
  王艳2004年高考填报志愿时为了实现做法医的梦想,不顾家人的劝阻填报法医专业,2008年从川北医学院法医专业毕业后,她本来可以到条件更好的市级医疗单位工作,但她立志投身警营,实现做法医的梦想。2010年她终于如愿以偿考入警队。在派出所短期锻炼后,她调入刑事科学技术室担任法医。法医工作需要付出,做为女法医,意味着超常付出,王艳第一次出现场是一起交通事故,死者在公路上被汽车反复辗压,看到那血淋淋的场面,她忍不住哇哇直吐,整整一个星期,满脑子都是血肉模糊的场面,时常在睡梦中被噩梦惊醒。她开始怀疑当初的选择,正当她犹豫不决的时候,一位老法医的一句话警醒了她:“我们是医,穿的却是藏蓝,我们是警,配的却是刀剪。在血腥与腐臭中“替死者言,为生者权””,她坚定地鼓励自己:“艳子,加油,你能行”。就这样,王艳在犹豫和坚持中渡过了最初的岁月,渐渐适应了脏、苦、累的法医工作,对法医工作的理解也从理想回归现实。对王艳来说,工作就是实现梦想的舞台,满血复活的她把法医作为事业,全身心地投入工作,在解剖台和亡灵对话,在显微镜下分析死因,在DNA中探寻谜底,在法医这个天地纵情地施展才华。王艳在工作中爱岗敬业,加班加点是常态,每天不可预知的警情让作息毫无规律,一个接一个的现场让她无暇它顾,命案现场,直面的是腐臭的尸体与淋漓的鲜血;烈日骄阳,穿梭于高楼大厦、田间地头,挥汗如雨;凄风苦雨,跋涉在荒山野岭浑身滚泥、风雨浸衣;这就是王艳工作的真实写照。
  2014年7月21日,内江市中区某地发现一具无头女尸,案发地地处闹市区,社会舆论一片哗然。王艳和同事们前往现场勘察,排水沟内蛆虫涌动,高温下尸体散发阵阵熏人恶臭,就连10米外都能闻到,炎炎夏日,50度的地表高温下,五分钟就大汗淋漓,她严格遵照现场勘查要求,从头到脚全封闭“武装”,一干就是12个小时,浑身上下浸透汗水,走起路来吱吱作响。两位男同事先后中暑晕倒送医治疗,王艳却一直坚守在案侦第一线,反反复复勘察现场,仔仔细细提取物证。白天贴近高度腐败的尸体进行解剖,夜晚继续参加案情分析研究。经过长达20多天的鏖战,成功突破案件,抓获犯罪嫌疑人。“7.21”案件成功侦破后,中央电视台12频道《天网》栏目、四川法制报、内江晚报等主流媒体报道了王艳的事迹,引起强烈反响,她被誉为“最美女法医”。几年来,在刑事犯罪现场总能留下王艳的身影,别人吃不了的苦,她可以吃;别人做不了的事,她可以做;别人无法忍受的艰辛,她可以从容面对。她把法医职业做为梦想,常年奋斗在基层一线,只为将罪犯绳之以法,还群众公平正义,在追逐梦想的人生舞台上,她爱岗敬业,无怨无悔,巾帼不让须眉,将职业忠诚诠释得淋漓尽致,将头上的警徽擦试得熠熠闪光,以最平凡的举动,为“美”作出了最朴实的注解。

  美在爱民为民的点滴温情
  美在为民,美在温情
  王艳作为女性,她爱民为民的点滴生动诠释了人民公安为人民的充满温度的故事。法医是一个特殊的职业,除了与亡灵对话,更需要和生者交流,在法医职业冷峻的外表下,王艳始终用温情对待群众。工作中,她秉持“人命大于天,百姓无小事”理念,只要有群众找她咨询、做鉴定,她笑脸相迎,不厌其烦反复讲解,死亡原因、鉴定结论直面逝者家属,努力把专业术语“翻译”得通俗易懂,竭力让逝者家属得以释怀。2015年2月,花季少女在家中因燃气泄露导致中毒死亡,其母亲现场大哭大闹,要求立案侦破,围观群众七嘴八舌,媒体纷纷猜测报道。王艳顶住压力,扶着死者的母亲,从厨房到客厅再到卧室,耐心详细讲解房屋布局,一氧化碳中毒的特征,摆事实、讲道理,经过王艳长达两个多小时耐心的安抚劝解,逝者母亲终于打消疑虑,接受了死因鉴定结论。2013年5月,在出现场回来的乡村公路上,王艳发现一大群人围在路边,警察的本能让她叫同事立即停车。王艳跑进人群得知,一个老太太小诊所输液产生严重不适昏迷,家人打算送城里大医院抢救,可来往的司机没有一个愿意搭载。她赶紧催促同事倒车,载上病人和家属,拉起警笛向医院飞驰。一路上,王艳运用所学的急救知识对老人实施抢救,口对口人工呼吸。老人被送进抢救室后,王艳仍陪同家属在外守候,但老人终因抢救无效“走”了,几天后,逝者的子女几经周折找到分局,专程向王艳表达感激之情,按照乡间挂红习俗,他们将一根红绳系在王艳手上,保佑好人一生平安。2013年春节,在处置沱江河中一具溺水死亡白骨化的尸体时,王艳亲手把遗骨整理好装入袋中,仔细勘验现场,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终于从泥沙中提取到一枚耳环,并由此锁定了死者。当八方找寻无果的死者家属辨认出耳环,并目睹王艳为逝者所做的一切时,感动得向她下跪致谢。
  王艳以对生命的敬畏之情,在法医工作中浸透人文关怀和温情。每一次运送尸体,她都会提醒大家轻抬轻放;每一次解剖完尸体,无论是身首异处还是高度腐败,她都会清洗后一针一线完整地缝合起来;每一次和死者家属交谈,她都避讳“尸体”,改称“遗体”。她总是想:逝者也有尊严,应当把人文关怀融入到尸体处置的每一个环节,不仅让逝者“体面”回家,更让生者从她的工作中得到慰藉。
  王艳总是在群众危难之时大显身手,施援之后默默离开,以无私无畏的爱心和责任感,用雪中送炭的涓涓爱心传递爱和美,将忠诚信念与爱民情怀以温润无声的方式感动着广大群众,爱民情怀在王艳身上已经植入骨髓,渗入血液。 

  美在坚持不懈的勤学钻研
  美在不懈,美在钻研
  法医工作是一项需要不断学习,勇于进取的职业,王艳几乎都是家、单位之间两点一线,经常都有出不完的现场,做不完的检材,闺蜜、朋友平时约她逛街都没有时间,周末朋友约她聚会常常都因她突然有案子和现场而爽约。难得一空的时候阅读侦探小说是王艳的最爱,尤其是阅读了《洗冤集录》,古人讲求证据的科学精神给了王艳巨大的震撼。2014年,组织安排王艳到中国刑警学院培训,她倍加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学院的图书馆成了王艳钻研最前沿的刑事科学技术知识、享受周末闲暇时光最好的地方。学习之余,她总结撰写了三篇法医论文在中国刑警学院发表,被评为“优秀学员”。工作之余,王艳同志积极参加分局组织的志愿者队伍,在为社区老人服务、关爱留守儿童活动中,总能见到她的身影,她喜爱运动健身,生活阳光向上,用她青春、阳光的形象彰显自我价值。

  这个社会,总有一些人值得我们信赖,总有一些故事让我们感动,王艳无疑就是这样的人,她的感人故事串起一部部拨动人心的乐章,在我们心中久久回荡。 

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