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基层民警】甘孜:高原警队画师巴桑呷瓦的故事
发布时间:2019-09-09 15:27 信息来源:
近日,甘孜州第六届劳动模范候选人公示名单出炉,高原警队中的神笔马良--巴桑呷瓦入选,这也是对最美基层民警最好的礼遇。
画匠,藏语里称为“容纳”,容百川,纳深情,今年39岁的康定市公安局沙德镇派出所所长巴桑呷瓦则是这么一位画匠。他用手中的笔,用白描画把党的政策画出来,算好藏区牧民脱贫致富“明白账”,架起了警民沟通之间的“心”桥梁,成为“网红画家”,被当地农牧民亲切称为“容纳”好民警。

画师从警
绘图填补科技盲区
巴桑呷瓦说,画画是他的爱好,当警察则是他的理想。17岁的时候,巴桑呷瓦开始接触唐卡绘画。
大学毕业后,巴桑呷瓦做过教师。因为有唐卡绘画的速写、白描功底,他成为一名装饰画师。
尽管喜欢绘画,但巴桑呷瓦骨子里一直有个警察梦。2009年,他通过招警考试,成为康定市公安局的一名基层民警。
入警不久,巴桑呷瓦所在的塔公派出所要在辖区内对犯罪嫌疑人进行抓捕。行动之前,上级从各地调派民警赶来支援,但外地来的同事不熟悉嫌疑人所在区域的地形,需要提前入村侦查之后才能行动。可这样一来,抓捕行动至少要延迟一两天,而嫌犯很可能逃离现场。
情急之下,巴桑呷瓦拿出纸笔,迅速绘制出各个抓捕点的地形图。上级领导一看,绘制出来的地形图直观精准,随后,巴桑呷瓦手绘出各个抓捕点位的草图,分发给每个行动小组。10多分钟后,各个行动小组用他绘制的地形图准确进入抓捕位置,嫌疑人被成功抓获。
巴桑呷瓦一“画”成名。巴桑呷瓦这时候也才意识到,在偏远落后地区执行任务,传统的手艺比较实用,很多时候可以填补高科技、智能技术的盲区。
巴桑呷瓦当年所在的塔公派出所,通信信号差,治安卡口系统和天网都没有覆盖,治安环境复杂。当地农牧民都是分散在偏远的牧场上,地广人稀,公安基础工作开展难度很大。

“我就在思考,能不能把我以前绘画的功底用在工作上。”巴桑呷瓦经过五个多月的调研考察,走遍辖区内所有的村社、寺庙,绘制了塔公镇平面示意图。这张颇具实用性的图纸,让派出所开展基础工作变得快捷高效。
2016年,巴桑呷瓦被调至康定市沙德派出所工作。此前“尝到甜头”的他,继续发挥自己的绘画特长。他用两个月的时间走遍全镇各地,然后绘制了沙德镇详细的平面图。根据当地实际情况,他还在沙德镇与雅江县虫草山交接地域做了重点注明,为解决当地的地界纠纷提供了直观的“技术支撑”。

画说扶贫
用笔尖把党的政策画出来
去年10月,康定市公安局抽调巴桑呷瓦,到对口联系的甲根坝乡扎日村开展驻村精准扶贫工作。
辖区内的藏族群众大多都不识字、不懂汉语,他们对许多惠民政策的理解很费力。但是能够一目了然的图画却是共通的交流方式,藏区的人们,只要有眼睛,就看得懂唐卡。于是巴桑呷瓦便将自己的绘画技艺运用到了扶贫政策讲解和普法教育中。
扎日村的地貌、牧场、民居,卡通农牧民形象,萌萌哒的牦牛、虫草、青稞、蔬菜、野山菌在巴桑呷瓦的黑板上被勾勒出来,他用形象的白描绘画和诙谐生动的言语,宣讲党的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为农牧民细算脱贫致富的“明白账”。

老百姓在“拉家常”的欢声笑语中,读懂了党对少数民族的关怀,也从心里接纳了他。早在2017年1月份,他的结对亲戚就在甲根坝扎日村,贫困户白玛友珍和他如今都是姐弟相称。在他的帮助下,白玛友珍已脱贫。当时,白玛友珍家里房屋漏水,他主动找来沙子和水泥,修补上漏水处,免除了漏雨之苦。
扎日村有位叫泽仁拉姆的孤寡老人,对自己所享受的国家优惠政策不太明白,是一笔“糊涂账”。巴桑呷瓦就前往老人家中,用边画边讲的方式简洁明了地向老人解读党的扶贫政策,让老人明白自己所享受的医保、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等国家优惠政策心里有了底。
今年7月,他所联系的扎日村精准扶贫工作顺利通过国检,如他所画的愿景一样,当地牧民群众都走上了脱贫致富之路。

闻震而动
翻窗救出被困老人
2014年11月22日16时55分,甘孜州康定县发生6.3级地震。地震震中位于康定县塔公乡境内,时任派出所副所长的巴桑呷瓦闻震而动,最先到达,在震后3个小时内就成功转移1000多名木雅祝庆学校师生和26名受伤人员后,他带人继续对受灾较为严重的多拉一二村进行逐户走访排查。得知多拉一村有位老人,因病一直卧床,还没有从他家危房中撤出来。村民害怕余震也没人敢去帮忙。他连忙赶了过去。看见进出房屋的大门被震变形了,无法正常进出,房屋墙体多处已经被震出了比手掌还宽的裂缝,房屋随时都有可能在余震中坍塌。他迅速从隔壁村民家找来一根圆木梯子,搭在卧室窗户外。第一个爬上梯子跳窗进入老人房间,小心翼翼地背起老人,慢慢返回。当大家撤离危房,将老人妥善安置后几分钟,再次发生了余震,村民后来告诉巴桑呷瓦说老人住的危房在余震中塌掉了。

短兵相接
枪战中追回被盗牦牛
2013年12月22日晚,巴桑呷瓦接辖区龙古村村民报警称:他家的2头牦牛在龙古牛场被人偷走了。巴桑呷瓦带上辅警尼玛多吉连夜驱车前往牛场。当赶至报警人所在的帐篷时前方已无公路,2人弃车徒步继续前往追查。凌晨3时许,在微弱的月光下发现前方一百米远处的地方隐约有人在赶牛行走,巴桑呷瓦二人一边向那可疑人员靠拢,一边朝对方喊话表明警察身份,要求对方过来接受检查。谁知,巴桑呷瓦刚喊了两句话,一声枪响传了过来。巴桑呷瓦瞬间反映过来,前方的人应该是盗牛的犯罪嫌疑人。巴桑呷瓦命尼玛多吉立刻卧倒,并用防爆枪朝对方开枪还击。嫌疑人眼见暴露后,在和巴桑呷瓦互射数枪后便逃窜于茫茫草原。巴桑呷瓦靠近牛群时,发现共有九头嫌疑人盗来的牦牛。二人马不停蹄地将追回的牛赶回,望着两眼充满血丝的巴桑呷瓦,牧民群众心痛又感激地喊着“卡着了、卡着”。
巴桑呷瓦不仅是个出色画匠,更是个称职的好所长,人民的虫草卫士。2016年2月,拉哈村有几名村民酒后滋事,发生了命案,他仅用两个小时就成功劝投嫌疑人,这都源于他一贯而之的公道正派。今年5月23日晚,成都游客车陷4500米海拔高原泥坑,巴桑呷瓦带队头顶冰雹连夜救援再次感动了众人。每一年的虫草采集季,他都会带队两个月踏冰卧雪坚守在虫草山执勤地,用脚步连接起服务基层的“最后一米”。他是“临时党支部+”虫草采集康定模式的最好践行者,更是当下“枫桥经验”在康巴高原落地生根的积极探索者。(杨志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