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基层民警】阿坝:群众眼里的好亲戚——松潘县公安局古城派出所的“平民”警察肖德云
发布时间:2019-09-06 21:38 信息来源:
“你家的酥油成色不错。”9月1日一早,阿坝州松潘县公安局古城派出所社区民警肖德云和商家尕拉磋熟悉地打着招呼。“晓得你爱吃,正好也给你留了一点。”尕拉磋笑着对肖德云说。

正说着,肖德云的手机响了。原来,他正在为一个困难户联系一个火锅店服务员的工作。电话刚接完,一位老人拿着儿媳妇的户口迁移手续凑过来。肖德云说:“叔,上午户籍民警请假了,下午给您办好了,我送到您家里去。”“行,那就交给你了。”老人放心地离开了。
“群众找我,哪怕只是拉家常,我也会仔细倾听。”在肖德云看来,这份信任来之不易。只有放下身段融入到群众中,才能得到群众的认可。“我们过节,肖警官不过,我们过意不去,但有他守着,我们就安心。”岷山居委群众李大妈说。居委群众,肖德云几乎都认识,他的手机号群众都知道,而且24小时开机,节假日也从不怕找麻烦。“每天晚上7点半到10点半是最忙,经常有群众找我。”肖德云笑着说,“其实大半都是些‘小’事,比如街道上烧烤味道重、娃娃不好好读书等等,这些事情不会因为过节就不发生,所以即使是过节,我的手机也不能关机。”
“要像蜜糖一样融入到群众的水里,而不是像油一样只浮在水面上。”肖德云把自己的工作描述得很生动。

42岁的肖德云是松潘县公安局社会治安最为复杂、工作最为繁重的古城派出所副所长。1993年,他在甘孜县德荣县参加工作,2005年加入公安队伍,2012年从甘孜州回到松潘后一直在基层派出所工作。回到故乡,亲切的情怀始终倾注在他工作的点滴里,他常年累月从事一线巡逻、接处警工作,天天与辖区群众打交待,让他结下了不少“亲戚”。这位善于“走亲戚”的老同志,更是走出了一方平安、走出了群众认可。
熟悉肖德云的人都知道他是个热心肠。在巡区群众遇到困难时伸出援手,碰到了孤寡老人、特困群众有时还自掏腰包,逢年过节送去慰问,有位受过他帮助的米大妈说“你比亲戚走动的都多的多”,前不久他生病住院,群众“亲戚”们提着鸡蛋、蘑菇、酥油等土特产来探望他,他感动的泪流而出,但还是坚持一一退了回去。
基层派出所民警在日常工作中接触最多的就是纠纷类警情。虽都是“鸡毛蒜皮”的“小事”,可要处理得双方都满意却不容易。肖德云多年如亲戚般的走访,用他特有的群众语言处理邻里矛盾,比常人多了几分威信。有时甚至不用说话,刺儿头一看到肖德云,立马就“老实”了。

2018年9月份的一天,肖德云接到群众报警称,有一醉酒男子在某超市门前闹事。赶到现场后,闹事男子一见是肖德云,立马就说:“哟,肖三哥,是你呀,没事没事,我朋友今天过生日,刚喝了点酒,顺便在这里买包烟,就是说话嗓子大了点,我这就走的,您忙啊。”说着一溜烟就跑了,店老板马上过来握着肖德云的手,表示感谢:“还是肖警官管用,你不来,这些小青年还不知道得干出些什么混账事呢!”周围群众也嘻笑着说“有肖警官常串门,没坏人敢欺负!”。
“有事找肖三哥”逐渐成为了巡区群众口中的一句顺口溜。几年来,肖德云调解的群众纠纷近400余起,救助的群众和游客多达150余人,结下的“亲戚”也有数十人。虽然平日里主要干的都是些“小事”,但肖德云却不以为然,还经常跟派出所民警们说,别看这些不起眼的小纠纷,处理不好没准哪天就成了大事的导火线;也别瞧不上给群众帮的那点小忙,群众对咱们人民警察的信任可不就是这一点一滴的口碑、小事树立起来的么?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这是肖德云从警以来恪守的信条。凡是辖区发生的事,大到创平安社区,小到邻里纠纷、夫妻吵架,甚至邻居噪音扰民、下水道不通,大家都会找肖德云。天冷时节,肖德云也主动邀请在派出所附近的务工人员、环卫工人和过路群众来所内喝杯热水、暖暖身子、话话家常,社情民意、破案线索也在不知不觉中了解到了。
“2019·1·20古城抢夺案迅速破案,除了全体参战民警辛苦的努力,肖德云在很短的时间内就摸排到线索,在本案的攻坚中起了决定性作用,这说明他的群众工作很扎实”古城派出所所长王守刚回忆当时仍记忆犹新。
“平民”警察为平民,为了人民幸福,辖区平安和谐,肖德云同志放弃陪伴家人的时间,以办公室为家,不辞辛苦,加班加点,处理各种矛盾纠纷。
平民警察不平民,奉献无言,然而百姓有心,他的付出在百姓心中像花儿一样绽放,终将结出果实。